“鸟的翅膀系上黄金
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立德树人的育人精神
侯德榜是世界闻名的制碱专家,他十分注重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永利青年一代技术人员,他的“勤能补拙”“追到底”“自由的学术争论”等学风,为永利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新人,这是他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又一重大贡献。
曾有青年学子向侯德榜提问:“一个潜心科学的学者,在成功之后应该注意些什么?”他引用了印度爱国诗人泰戈尔的名言:“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侯德榜和年轻人在一起
1949年夏天,周恩来总理到永利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探望侯德榜,亲切地对他说:“永利是一个技术篓子,荟萃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在新中国建设中是极可贵的。”
“永久黄”团体
“永”一 永利公司,中国第一座索尔维法制碱企业。
“久”一 久大精盐公司,中国第一家精盐企业。
“黄”一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中国第一家私立科研机构。
“永久黄”是永利公司、久大精盐公司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统称,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等是“永久黄”团体的骨干,“永久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科学巨匠和政界要人。
1932年,“永久黄”团体开展的篮球运动。
上: “永久黄”团体“四大信条”第一次于1934年9月20日,在永利内刊《海王》面世, “四大信条”的制定以“效率”“亲切”为准则,是“永久黄”团体在长期的艰苦创业、矢志救国的实践中提炼而成。
下:侯德榜手书“范先生手订本团体信条”。
侯德榜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对藏书十分珍爱。
在侯德榜晚年病重时,他决定把最珍贵的藏书捐给国家,特意致信周恩来总理:德榜年迈,体弱多病,恐亦不久于人世。一生蒙党和国家栽培,送外国留学,至今无以为报,拟于百岁之后,将家中所存国内较少有的参考书籍贡献给国家。请总理指定届时移存北京图书馆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根据他的遗愿,他的藏书中,100多册藏书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510册赠给北京化工学院
(今北京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