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责任所在
    拼命为之而已”

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化肥,在成功生产纯碱之后,范旭东意识到“要保卫祖国,要振兴以农立国的中华,兴办氨、酸两业,实是当务之急。”
1936年,在美国调研学习结束的侯德榜,不顾疾病,再次受到范旭东邀请,回国主持我国第一个规模宏大、设备先进的化工厂——南京永利硫酸铔厂(硫酸铔即硫酸铵)的建设。永利铔厂的建成,是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由近代化工走向现代化工的里程碑。
他在给范旭东的信上写到:吾人今日只有前进,赴汤蹈火,亦所弗顾,其实目前一切困难,在事前早已见及,故向来未抱丝毫乐观,只知责任所在,拼命为之而已。

永利铔厂硫酸部(1936年摄)

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远东第一
1934年4月8日,侯德榜赴美洽谈硫酸铔厂设计合同、设备采购等事宜,并开展学习考察。侯德榜在考察中认为,铔厂的设计必须自成系统,引进技术要立足国情。1936年3月侯德榜回国,任永利铔厂厂长兼技师长,至12月中旬完成25台大型机械设备安装。
1937年硝酸塔建成并投产,是当时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硝酸吸收塔。永利铔厂正式出产了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硫酸铵(即红三角牌肥田粉),永利铔厂因规模、人才、技术都属一流,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厂”。

南京硫酸铔厂对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永利铔厂硫酸装置

《海王》登载《中国基本工业硫酸铔厂成功之第一声》,称“永利铔厂标志着我国酸、碱工业之基础,始渐确立。”
《海王》1933年 第6年 第9期

永利铔厂硝酸塔规模大,重达100吨,为此,铔厂专门自建码头起卸设备。
《海王》1936年 第8年 第21期

1937年4月24日,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等参观永利铔厂
左二为侯德榜。

侯德榜青年时的照片
照片由侯德榜家人捐赠

《海王》刊载侯德榜谈兴办硫酸铔厂的经过,称“化学工业是彼时最时髦、最重要的。”
《海王》1934年 第6年 第13期

永利铔厂开始办公时的纪念留影
《海王》1934年 第7年 第6期

1934年,永利出版《永利完成酸碱工业之意义》。
中国化工博物馆 馆藏

侯德榜和外国同行交流
照片由侯德榜家人捐赠

抗战救国 不屈抗争
永利铔厂运行不到半年,全面抗战爆发,战火逼近南京。
侯德榜遵循范旭东指示,配合抗战需要,工厂转产硝酸铵,并制造地雷壳、军用铁锹和飞机尾翼等军需物资。侯德榜身体力行,激发全厂职工的抗日救国热情,大家全力生产,将制造的炸药等军火物资送往南京兵工厂。
1937年8月21日凌晨4点,日本军机向永利铔厂疯狂轰炸、扫射,铔厂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

1948年,由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编写的厂志。
中国化工博物馆 馆藏

永利铔厂关于日军轰炸工厂的记录
南京市档案馆 馆藏

《海王》杂志登载《创建硫酸铔厂本末》,称永利铔厂在中国工业建设上,意义非常重大。
《海王》1940年 第12年 第31期

南京沦陷后,日军占领永利铔厂,日占期间,永利铔厂遭到疯狂掳掠,日军强行将铔厂全套硝酸设备拆卸运往日本。
图为被炸后的硫酸生产设备。

再战川西“新塘沽”
日本侵略者看中南京硫酸铔厂,欲收买侯德榜,但遭到严词拒绝。危急时刻,范旭东指示侯德榜,组织人员整理重要图纸,拆卸关键设备,西撤入川。
1937年12月5日,侯德榜组织厂里骨干人员西撤,最后离厂。他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考察新厂位置。最终选中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镇作为厂址,再建永利川厂。

永利川厂建设时,永利人认为川厂前途无限,不让塘沽,因此将此地改名为“新塘沽” 。

永利川厂对于抗日军工和大后方工业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永利川厂用于“侯氏碱法”试验的部分设备。

侯德榜生活十分节俭,生前经常穿着这套工作服在车间工作。
中国化工博物馆馆藏

范旭东、侯德榜等人在永利川厂的办公地。

战后索赔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不久,范旭东逝世,侯德榜继任总经理,全面领导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的工作,组织恢复永利碱厂与永利铔厂的生产。
永利铔厂的硝酸设备在战争中被运往日本,1947年9月《大公报》发表题为《侯德榜谈中日工业 拆迁归还工厂刻不容缓》的文章, “任何机件即便是破铜烂铁,也都是中国的需要,也是军民苦斗八年的代价,不论给政府或是给人民,都是中国的财产。” 经侯德榜和李烛尘等人一再严正交涉,1948年4月11日,硝酸设备由日本运送至永利铔厂码头,终于重回中国。

1947年7月,侯德榜亲赴日本索回全套硝酸设备,侯德榜感慨:我的新机器,经过了十年折磨,我已然不能全认识了,他们真是憔悴不堪。
图为索回的硝酸设备重新服役生产。

1947年9月24日第3版 《大公报》天津版
刊载《侯德榜谈中日工业 》文章。

永利铔厂硝酸设备索回后重新安装。

永利碱厂工人欢迎侯德榜
照片由侯德榜家人捐赠

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
1947年,侯德榜受聘兼任印度塔塔公司顾问总工程师,先后5次赴印度指导、改进碱厂的设备和技术,使该厂生产出优质纯碱。后来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访华时大加赞扬,并引以为中印两国人民友谊的典范。
1949年,侯德榜赴印期间,得知中共中央领导人很关心永利的事业,并希望与他共商国家大计,十分激动。他力克重重阻碍,绕道泰国、香港、韩国赶回北京。
聂荣臻元帅到车站迎接。周恩来总理到永利驻京办事处探望,肯定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爱国精神。毛泽东主席接见他时说,革命是我们的事业,工业建设要看你们的了,希望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侯德榜受聘兼任印度塔塔公司顾问

2019年11月29日,美国《华府新闻日报 》报道《侯德榜: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 》。
报纸为侯德榜家人捐赠

永利驻京办事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