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的一生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呕心沥血,著名科学家周培源称他为“科技泰斗,士子楷模”。
在他身上所展现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后人点燃了科学的星星之火......
毛泽东接见科技界代表,右二为侯德榜。
中国化工博物馆近代化工厅展出了侯德榜家人捐赠的大量侯德榜生前使用的文献、实物。
展厅展出2008年艺术家为侯德榜所做的半身雕像,以及侯德榜生前使用的工作和生活用品。从他的物品中,可以看到侯德榜生活勤俭朴素、工作求真务实的品德。
陈列于中国化工博物馆近代化工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工学会在侯德榜主持下,坚持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普及化工科技知识。
在侯德榜的推动下,中国化工学会与中国化学会合并成立中国化学化工学会,侯德榜任理事长。
侯德榜用在印度塔塔公司的奖金,购买了北京东四七条的房屋捐赠给北京化学会。图为1922年中国化学会徽章。
中国化工博物馆馆藏
《中国化学会会志》,1984年依侯德榜遗愿,捐赠给北京化工学院。
1965年10月20日,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学会聚氯乙烯学术研讨会代表合影,第二排左九为侯德榜。
中国化工学会于1996年设立“侯德榜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每到重要纪念日,社会各界都对侯德榜发起追忆和悼念。在纪念侯德榜诞辰一百周年报告会上,时任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在讲话中说:今天共同缅怀这位对我国化学工业和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光辉业绩,弘扬他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追求真理、勇于攀登科学技术新高峰的高贵品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990年8月7日,侯德榜的汉白玉半身塑像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落成,中央主要媒体做了报道。
中国化工博物馆 馆藏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图为侯德榜同志追悼会现场。
1984年11月,侯德榜逝世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化工先驱 功业永垂》。
侯德榜诞辰一百周年,从侯德榜250多万字的著作中选编《侯德榜选集》。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严济慈为侯德榜题词。
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周培源为侯德榜题词
侯德榜曾任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教授,是北京化工学院(今北京化工大学)奠基人之一。
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以各种形式开展纪念活动。
天津大学原创话剧《侯德榜》,该话剧是“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入选项目之一。
范旭东手写“新塘沽”石刻,后被移至老龙坝东风电机厂保留。
北京化工大学侯德榜塑像,学校于2014年成立“北京化工大学侯德榜工程师学院”。
2022年2月15日,位于福州台江区宁化街道德榜路1号的侯德榜故居正式开馆。
国家邮电部于1990年10月10日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邮票,全套四枚,其中第三枚为侯德榜。
侯德榜的故事被写入大中院校和中学教材
永利在抗战时期图存救国的历史功绩,被写入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
在侯德榜的影响下,侯氏后辈多人投身化学化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并且积极传播他的精神财富。
侯德榜与夫人张淑春,二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在夫人逝世后,侯德榜掩面痛哭并作诗,“十七来家结褵时,金婚七十已逾期。唯将白发空房守,报答半生死别离。”
侯德榜长孙侯盛煌参与录制中国化工博物馆《科学家精神》系列口述史
侯德榜侄儿侯虞钧,是我国第二代科学家中的一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为二人于1948年6月在美国纽约侯德榜办公室的合影。
回忆爷爷
音频资料:
正因为有老一辈科学家的贡献,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沿着他们的足迹,走出我国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脚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学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化学工业沿着加快全行业“绿色环保、本质安全”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深入助推产业进步两大主线,围绕化工强国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以产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