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

济南裕兴颜料厂的商标注册证

发布时间:2017-04-09   来源:中国化工博物馆

藏品介绍:

本件藏品是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由中华民国商标局局长温万庆签发的第10687号商标注册证,由商标注册证、商标副本组成。内容包括经营范围,商标使用有效期及商标图样等。

具体文字:据山东裕兴颜料厂股份有限公司呈请,以彩色美人牌商标专用于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第二类之纯粹国货化学颜料商品,业经本局依法审定核准注册取得专用权,自拾玖年叁月拾伍日起,至叁拾玖年叁月拾四日期满合行发给注册证,以资证明此证。

商标图案是由5个孩童环绕生生商标,寓意“五子环绕,生生不息”。

藏品的历史背景:

19世纪20年代,正值北洋政府时期。1923年5月,北洋政府依法颁布《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商标管理法律诞生。1923年5月16日,成立了我国商标史上第一个商标局——北洋政府农商部商标局。局长由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秦瑞玠兼任。

北洋政府非常重视商标保护,当时有许多名牌产品如“兵船”牌面粉、“三角”牌毛巾等均在北洋政府农商部呈请国货商标备案,求得政府保护,北洋政府也对这些厂商备案的商标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山东裕兴颜料有限公司创始人申请注册“生生”商标, 1930年3月,获得商标局的批复。

百年裕兴 “生生”不息

济南裕兴建于1919年,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颜料的工厂,也是国内第一家生产铬、钛产品的企业。据1946年上海出版的《化学世界》记载,“中国硫化青染料起源于山东,继兴于沪市。”这里说的山东,就是指当时的山东裕兴颜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裕兴化工厂。

海外学成办工厂

 我国的染色行业自古使用的是土靛,西方化学颜料进入中国市场,土靛销路受到严重影响。近代以来,济南较早地成为山东纺织和印染中心,但却没有自己的染料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山东所用的布匹染料主要从德国进口,德国企业垄断了国内的染色行业,获取高额利润。1914年后,日本货取代德国货,占领山东市场。

当时,山东裕兴颜料有限公司创始人的创始人邹升三,在青岛经营裕东泰百货店,并在日本大阪设有外庄,黄县人王敬亭被派驻日本负责购销业务。他从日本友人处学到泥状硫化青制造方法,并将泥状硫化青工艺流程制造配方带回祖国。北方衣着服装都是棉织品,最需要硫化染料,在农村由广阔的销路。时值“四五”运动,提倡国货,抵制外货,对国内染料生产十分有利。邹升三、王敬亭等人于1919年筹集三万元,在济南北郊五柳闸创办山东裕兴颜料厂,推选邹升三为董事长,王敬亭为厂长,在不足30人的小作坊里,凭借“一口大锅一个铲”,在席棚底下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煮青生产厂。

打破垄断立稳脚

建厂之初,裕兴面临多重压力。产品质量和数量控制较难,创始人因长期在青岛经商,对济南人生地不熟,原料如硝酸、硫酸、硫黄等属危险物品,硫黄是官营,购买和运输困难重重。加之产品初次推销,用户尚未信任,煮青多用于偏僻农村,资金周转困难。

1922年,增资5万元,裕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按旧商法条例成立了公司董事会,制订公司章程,并设计“生生”牌煮青商标。产品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改观,质量优于舶来品。同时,他们利用牲畜等各种交通工具推销产品,不但允许赊欠,而且先用货后付款,逐步打开了销路,抢占洋货市场。

颜料厂的迅速发展,影响了外国资本在华利益。德国颜料商通过代理人张颜山经营的泰生东商号,向销货地区压价倾销煮青,并扬言要“牺牲煮青万箱”来挤垮裕兴。但是在“提倡国货,挽回权益”的强大声援之下,“裕兴”站稳了市场,“煮青”也逐渐取代了农村原来的土法染布。

到1934年煮青年产量达到1005吨,为解放前的历史最高水平。产品行销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年利润10万元。

内忧外患难生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逼近黄河北岸,经理们相继离厂避难,裕兴生产日渐萧条。日本在天津、青岛、上海各地建厂,生产大量硫化染料充斥市场。1938年,三菱电业的日本商人找到裕兴,要求中日合办工厂,被厂方拒绝。于是日本人阻止供应进口原料、停止供电,没收大部分煮青、硫化碱,致使裕兴的处境艰难,产量急剧下降。1944年,日寇查封工厂,破坏厂房设备,直到日本投降前夕启了封。厂志记载:日本侵华的8年里,裕兴的不动产亏损了90%,工厂处于倒闭状态。

抗战胜利后,会计艾鲁川与车迈平、孙砚农等人重新集资,由车迈平任董事长,艾鲁川任经理。但因内战,工厂变成废墟。解放前夕,裕兴仅剩下10多人和几口大锅,日产煮青三四百斤,再次濒临破产。

新中国成立获新生     

1948年秋,济南解放,民族工商业获得新生。在裕兴从庶务、司账、会计一直担任经理的艾鲁川带领职工修缮营业房屋、整理生产设备,开门营业,裕兴成为当时济南市工商界恢复开业最早的一家。

1949年,济南市实业公司成立,对裕兴等工厂实行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的办法,同时政府发放大量贷款扶持,裕兴的生产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忙景象。1954年 “裕兴”资产总值达38亿元(旧币),职工人数也增加到150人。

1954年春,艾鲁川向政府提出“裕兴”实行公私合营的申请,6月19日,政府正式批准“裕兴”为公私合营企业,国家投资10亿元。自此裕兴生产方向彻底变革,产品品种更新换代,从染料化工产品转变为基础化工原料产品,开始生产硝酸钾及立德粉等新产品。

60年代初,裕兴产品更新换代,开始生产性能更优的钛白粉。而后经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特殊的历史时期,企业一直处于生产徘徊的局面。

励精图治谋发展

改革开放后,企业又一次进入快速发展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已成为国内铬盐、钛白粉的领头企业。

“生生”牌铬盐产品1981年、1985年、1991年蝉联三届国优称号。

1995年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50家信得过企业和100家信得过产品,“生生”牌钛白粉是山东省优质产品,济南市名牌产品。

1995年被评为“化工部质量好产品”,连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和“济南市名牌产品”。企业以良好的出口业绩和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而成为“中国贸促会会员”、“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员”和“济南市出口明星企业”。

2002年,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济南市政府签署协议,整合重组济南裕兴化工。整合以后,济南裕兴化工的资产结构、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蓝星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及资金的注入,济南裕兴化工充分发挥自身在品牌、技术、营销网络等优势,突破瓶颈,企业进入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阶段。

2010年投产的年产1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成为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最完善的项目。现在,裕兴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和锐钛型钛白粉已成为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品牌。

后记:在征集济南裕兴商标证等藏品过程中,该厂的档案管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济南裕兴有着很深的历史积淀,厂志内容丰富,档案管理规范,重要历史事件记录清晰,图文资料保存完整。为我们了解“生生”的发展变迁,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在此感谢济南裕兴档案馆的王静及化工专刊通讯员褚玉慧给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