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化工科普+科学节”化博携手科技馆走进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科学节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中国化工博物馆

      近期,中国化工博物馆携手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汽车博物馆,共同走进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第四届校园科学节,围绕“智汇交通·协同育人”主题,开展了一场集展示、体验与互动为一体的科普盛宴。精彩的化学表演秀与丰富的科学体验活动,带领同学们探索化学在交通运输中的神奇应用,激发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好奇心。

 

液氮“冷科技”,交通背后的超低温密码

      你知道吗?在高铁、航天器、潜水器等众多交通运输工具中,都隐藏着一项共同的“冷科技”——液氮。中国化工博物馆在开幕式上带来的科学表演秀《超低温风暴》,生动揭示了液氮在多类交通场景中的关键作用。

      液氮拥有极低的温度,可以达到-196℃左右,凭借独特的低温特性,它在多个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也能够为交通运输保驾护航。例如:高铁利用低温技术调控车厢环境;航天器在太空中依赖低温技术贮存推进剂并维持设备正常运行;深海探测器同样借助低温系统在高压、低温复杂环境下的稳定工作。

      这场表演不仅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液氮的“超能力”,也让大家认识到,化学中所蕴含的能量与智慧,正是支撑现代交通不断突破的“隐形力量”。

 

阶梯式科学体验:化学知识“分层学、动手做”

      中国化工博物馆为小学、初中、高中全年龄段学生量身打造了适龄的科学体验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动手实践中充分感受化学的魅力。

      小学阶段的同学们体验了“化学红绿灯”和“姜黄纸作画”活动。虽然还未系统学习化学知识,但化学反应迸发出的奇妙色彩与“隐形墨水”的神奇现象,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科学的好奇种子。

      初、高中同学则参与了“震荡反应”与“糖衣炮弹”实验。他们将从课堂中学到的化学原理,转化为可实践、可验证的具体行动。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有效深化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本次科学节,是一场关于化学的精彩活动,更是一堂走出课本、贴近生活的科学启蒙课。中国化工博物馆将继续与各馆携手,为青少年搭建更广阔的科学实践平台,用化学点亮探究智慧,用体验激发未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