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历史瞬间 | 《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
    发布时间:2025-10-25
  来源:中国化工博物馆
	历史瞬间·68年前
      1957年10月25日,吉林市龙潭电影院彩旗招展、人声鼎沸,时任化学工业部部长彭涛,苏联化学工业部代表团团长、苏联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米·依·伊万诺夫等亲临现场,共同见证吉林染料厂、吉林肥料厂、吉林电石厂的开工生产典礼。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争相报道这个好消息,《人民日报》更是在当日头版发布社论文章——《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充分肯定三家化工厂建设成就的同时指出:一切与发展化学工业有关的部门都要支援化学工业部门,共同建设我国强大的化学工业。

1957年10月25日,“三大化”在龙潭电影院举办开工典礼
 
历史关键词·“一五”计划
      2025年10月20日-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而回首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国防、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我们亟需建立起相应的工业基础。
      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简称“一五”或“一五”计划)。化学工业是国家“一五”计划发展重点,国家明确提出化学工业是促进农业和其他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求化学工业的总产值1957年要比1952年增长162.9%,即平均每年增长21.3%。
      由于原有的底子薄、技术力量弱、缺乏大规模建设的经验,要发展化学工业必须贯彻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积极争取外援。这个时候,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严密封锁禁运,只有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同意援助中国发展化学工业。
      1953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国民经济的协定》,后续还签订补充协定。依据有关协定,1953年至1959年期间,苏联援助中国新建或改建项目合计156个,吉林“三大化”就包含在其中。

苏联援建项目中的化学工业项目  来源:中国化工博物馆《中国化学工业百年发展史》
 
      “一五”时期,化学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3.61亿元,在工业部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占到4.6%。新增固定资产8.75亿元。“一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中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数量众多的重要建设项目投产,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有了巨大的增长,能生产的化工产品达到1400种,中国化学工业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摆脱了极端落后的局面。

吉林肥料厂生产装置——造粒塔
 
历史见证者·《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社论

195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发布社论《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  中国化工博物馆馆藏
 
      195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社论《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社论首先肯定了吉林化工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积极影响,指出:这三个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化学工业企业的建成,不仅将供给农村大量的肥料,供给人民大量色彩鲜艳、不会褪色的染料,而且还为发展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提供了原料,使得其他工业部门所需要的某些原料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某些日常用品获得新的来源。因此,吉林化工区的建成,对于发展国民经济,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对于发展化学工业本身,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向化工人致敬的同时,充分考虑当时我国化学工业基础薄弱的前提以及面向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展望,社论在文末也发出号召,认为:一切与发展化学工业有关的部门都要支援化学工业部门,共同建设我国强大的化学工业。
 
“三大化”建设·时间线
1951年  “一五”计划
中共中央已开始谋划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2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首次明确提出了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设想。会议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开始编制五年计划的准备工作。
 
1951年  援建合作
当年年初,国家贸易部副部长姚依林率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苏联,以化工总订货代表的名义,同苏方签订吉林肥料厂等7个建厂方案。
 
1951年  项目报批
12月17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化工局编制出吉林“三大化”计划任务书,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审批。
 
1952年  项目获批
1月13日,周恩来总理批示:同意照办。“三大化”计划任务书获得正式批准。
 
1953年  初步设计
101厂、102厂、103厂分别定名为吉林染料厂、吉林氮肥厂(肥料厂)、吉林电石厂,“三大化”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化学工业基地。
 
1954年  开工建设
4月,“三大化”土建工程破土动工。这一年,浙江、福建以及华北、东北各省调来40多名地委级干部和100多名县级干部到吉林参加建设。吉林省也调来建筑安装队伍参加吉林“三大化”工程会战,一共聚集了生产、建设队伍3万多人,建设进展顺利。
 
1957年  捷报频传
4月30日,新中国第一个化学肥料厂——吉林肥料厂生产出肥田粉;5月30日,吉林电石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炉电石; 9月14日,吉林染料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桶染料。
 
1957年  开工典礼
10月25日,吉林化工区三大化工厂在龙潭影院举行了开工典礼,《人民日报》在头版的位置发表了社论《我们要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
 
1957年  “一五”收官
12月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依靠全国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努力,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完成时,吉林化工区已经成为一个以煤、焦和焦化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化肥、染料、有机原料等各类化工产品的大型化工基地,为其他地区的化工建设提供了技术、人才和经验,也为下一阶段国家建设化工联合企业奠定了基础。